天熱高溫易汗流不停,甚至不動也會流汗,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院區中醫師黃詩硯表示,流汗是人體正常的新陳代謝, 同時也是調節體溫的生理機能,不過,出汗 過多,身體易產生昏眩、口渴、疲倦感,或導致多汗或汗臭問題,且皮膚濕潤黏膩易併發起疹子、毛囊炎等皮膚病。黃詩硯中醫師建議,在夏天除了注意空氣流通之 外,還可依症狀選擇適合的茶飲,如每日可喝參冬茶或茯苓白朮飲來收斂汗水、潤燥止渴。此外,按壓穴道,如尺澤穴、合谷穴可清熱,斂汗及改善大量流汗後的不 適症狀。

決明菊花茶



症狀:口乾舌燥、便秘、身體燥熱、眼睛乾澀、嘴破。
材料:草決明1錢、杭菊花20朵。
做法:將所有材料洗 淨,加入600c.c.熱開水, 燜約5分鐘,趁溫熱飲用。
功用:草決明可潤腸通便,及紓緩眼睛乾澀、疲倦,杭菊花有極佳發散解熱之效,能夠改善 身體燥熱等症狀。
用法:每 日可喝1~2杯,因草決明通便潤腸,若是有腹瀉或消化不良的人不適合飲用。


參冬茶




症狀:疲倦、口渴、無力、倦怠。
材料:粉光參2錢、麥門冬2錢、五味子2錢。
做法:將五味子搗碎 後,放入粉光參、麥門冬,加入 600c.c.熱開水,燜約5~8分鐘,出味後溫熱飲用。
功用:粉光參滋陰補氣,可提振精神,麥門冬清熱,生津止 渴,五味子具有收斂汗水及止汗的 功效,能潤燥止渴。
用法:每日可喝1~2杯,麥門冬受潮後易發霉,應貯藏於乾燥且通風處,若有腹瀉及消化不良的 人不適合飲用。

厚朴生薑飲



症狀:食慾不振、胃口不佳、腹脹、口渴。
材料:厚朴2錢、生薑5片、黨參1錢、甘草2錢。
做法:將材料洗 淨,加入1000c.c的水,以 大火煮滾,轉小火續煮20分鐘,關火,趁溫熱喝。
功用:厚朴可清熱袪濕,能夠消除脹氣,生薑則可促進循環及排 汗,黨參能夠補氣,提升免疫力,潤燥 止渴。
用法:每日可喝1~2杯,一般體質皆可飲用。

茯苓白朮飲




症狀:流汗後容易皮膚癢、起疹子,頭暈腦脹,喝了涼飲後仍覺得口渴。
材料:茯苓3錢、白朮3錢、甘草2 錢。
做法:將材料洗淨,加入 1000c.c的水,以大火煮滾,轉小火續煮20分鐘,關火,趁溫熱喝。
功用:茯苓、白朮健脾益氣、利濕利 水,可解渴,甘草解毒,能收歛汗水,避 免流汗過多造成的津液流失。
用法:每日可喝1~2杯,一般體質皆可喝。

黃詩硯中醫師表示,高溫曝曬流汗後若覺得不舒服的時候,就可以按壓尺澤、合谷、陰陵泉及曲池4個穴位, 其中以尺澤、合谷穴效果最佳,按壓方式用拇指指腹或是筆頭按壓,按壓1次3秒鐘後放開,每個穴道按約20次即可,平時也可以多按。

尺澤穴




作用:按壓尺澤可改善口渴等流汗後不適症狀,並預防中暑。
位置:手心朝上,尺澤穴位於肘內側橫紋上偏外側 一個拇指寬的凹陷處。

合谷穴



作用:合谷穴能夠增強免疫力、補充元氣、可改善頭暈頭昏,消除疲倦。
位置:位於手背虎口大拇指和食指間凹陷處。

陰 陵泉穴




作用:本穴可利水、利濕,可止汗及 改善流汗後不適症狀。
位置:位於膝蓋內側一指幅寬的凹陷處。

曲池穴


作用:曲池穴可調節免疫功能,可清熱、止汗。
位置:手肘彎曲約成直角,在肘彎橫紋頂端處。

醫 師說 勿吃易上火食物




在酷夏時容易流汗的人,經常是全身濕透,一天可能要沖好幾次澡、換好幾套衣服,在飲食上應避免吃辛辣上火的食物,如大蒜、辣椒或燒烤食物,若是流汗後則要 勤於擦拭,保持乾爽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hlele31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